字典词典在线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字典

裋字的意思

裋朗读
读音shù
拼音shu
注音ㄕㄨˋ
部首衤部 异体字
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简繁对应 五笔PUGU
部外笔画7 仓颉LMRT 郑码WTJU 四角31218 电码9179
笔顺读写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撇、横统一码88CB - 38866

英汉翻译

cotton clothes of a boy servant

基本解释

〔裋褐〕粗陋的短衣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(1) 古时童仆所穿的粗布衣服

裋,竖使布长襦。——《说文》

襜裋,其短者谓之裋褕《方言四》

夫寒者利裋褐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
朕衣则裋褐。——《列子·力命》

(2) 也泛指粗布衣服

夫寒者利裋褐,而饥者甘糟糠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
(3) 又如:裋褐(粗陋布衣。古代多为贫贱者所服);裋褐(古代仆役所穿的短衣)

康熙字典

裋【申集下】【衣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7画

《集韻》上主切,音豎。《廣韻》敝衣襦也。《玉篇》豎所衣布長襦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襜褕,自關而西其短者謂之裋褕。《史記·秦本紀》寒者利裋褐。《前漢·貢禹傳》妻子糠豆不贍,裋褐不完。

《集韻》殊遇切,音樹。覩緩切,音短。義同。或作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裋【卷八】【衣部】

豎使布長襦。从衣豆聲。常句切

说文解字注

(裋)豎使布長襦。豎與裋㬪韵。豎使謂僮豎也。淮南高注曰。豎、小使也。顏注貢禹傳曰。裋褐謂僮豎所著布長襦也。方言曰。襜褕、其短者謂之裋褕。韋昭注王命論云。裋謂短襦也。本方言。从衣。豆聲。常句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
裋的方言汇集

◎ 粤语:syu6
◎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 su2 [客英字典] shu5 [海陆丰腔] shu2